|
 |
|
|
|
婴儿和儿童的成长心理 |
我听说,不应该在婴儿每次哭的时候都把他抱起来,这么做可能会宠坏孩子。不幸的是,很多人不仅听过这样的忠告,还按照它说的去做,经常忽视孩子的啼哭,这会对婴儿造成非常坏的影响。不满6个月的婴儿啼哭,是因为他们饿了渴了、疼了甚至孤独了,这是一种希望照料者满足自已需求的本能表现。研究表明,在出生后几个月内,比起那些因为希望被关注的需要(例如饥饿、疼痛或者潮湿)而哭泣却被频繁地置之不理的婴儿,哭泣能获得回应的 婴儿(即饿了就被喂食,尿了就换衣服等等)在大约1岁时会表现出更多的安全型依恋。埃里克森是位精神动力学理论家,他指出了社会关系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性。尽管允许喂食、换尿布、打饱隔以及被关注的需求被满足的婴儿偶尔哭泣不会破坏依恋,他极力反对听任婴儿哭泣。 埃里克森受过弗洛伊德理论精神分析的训练,但他逐渐认为,社会互动在发展中比弗洛伊德所强调的性发 展重要,并相信发展会经历8个阶段,从婴儿到儿童是最初的4个阶段。(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对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进行讨论。)每一个阶段都代表了一种情绪危机,或者说是一种人格上的转折点,并且为了正常、健康的心理发展,每一阶段的危机需要成功渡过。埃里克森关注的是婴儿和儿童与重要的他人(父母以及之后的老师和同伴)在直接环境下的关系。总结了埃里克森8个阶段中每个阶段的冲突以及对未来发展的预示。现在,请着重看前4个阶段。性别角色发展儿童什么时候会发现男孩和女孩的差别? 大部分儿童在大约2岁时就会意识到男孩和女孩的差别,他们中的大部分在这个年龄可以说出自己的性别。但是知道一个人的性征(男性或者女性的生理特征)不等于了解男性和女性各自受到社会期待的行为间的差异,即性别(gender)。与男性或女性身份相关的行为明显受到文化期待和生物性的影响,即性别认同。 性别与男性或女性身份相关的行为。性别认同对性别的知觉,以及与性别有关的行为。 |
发布时间:2022-8-27 12:22:53
阅读:636次 来源:原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