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性烦恼和性困惑  孩子学校障碍咨询  反社会行为  家庭内暴力  情绪障碍  出走  自杀  厌学  网瘾
人际交往的压力  动作行为异常    注意力不集中  孤独自闭   考前焦虑  口吃  秽语  叛逆  首页
 
心理咨询师成向东...
太原心理咨询师:...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
孩子何时会被诊断...
青少年网络成瘾
0-18个月情绪...
影响恐惧情绪解读...
儿童恐惧心理的产...
积惧情结的迹象
儿童的恐惧情绪是...
善于接纳
孩儿童心理诊所:...
解除疲劳最常用的...
儿童心理咨询中父...
心理咨询师谈儿童...
反社会行为   返回首页 > 儿童青少年学生心理咨询
违纪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违纪大学生是后进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违纪,是指其行为在没有智力迟滞和精神失常症状的情况下而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及社会评价(主要指高校制定的 “大学生工作手册”)相违背,其行为显著地异于常态,并且妨碍他们适应正常社会生活。这种行为偏离大致表现为厌学、沉迷互联网、考试作弊、酗酒、赌博、不良结伙、偷窃、破坏性行为等形式。这些违纪行为,有的是习惯性的,有的是持续的,有的则是偶然的。大学生中的这种行为偏离现象虽然相对比较少见,但确实存在,如不加以引导与处理,任其发展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我们必须关注。下面,我们将对大学生各种违纪行为的心态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并针对不同的违纪行为提出疏导与处理的建议。
一、大学生违纪行为的心态特征及其疏导与处理(一)厌学行为的心态特征及其疏导与处理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有些大学生在学习活动上表现出厌倦情绪,他们对大学的生活失去兴趣,对自己应当完成的主要任务持冷漠态度,对所学的各课程内容视而不见,在学校学习完全是被动地混日子、等文凭。有厌学行为的大学生的心态特征主要表现为:

1.心智活动差 厌学的大学生对一切学习活动(包括课堂学习、课外阅读、课外作业等)都无所谓,完全处在消极的被动状态之中。他们的注意力极易分散,分心状态严重,听课不专心,作业不用心,识记无恒心,这是典型的心不在焉的不良习惯。即使他们学有所获,也只是所获甚少,缺乏系统性;想象模糊,缺乏现实性和可靠性,以致创造能力低下。由于他们的心智活动差,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不能巩固,因而无法形成技能、技巧。这是具有厌学行为的大学生突出的心态特征。

2.缺乏学习动力 从学习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动力因素来看,厌学的大学生在学习目的上具有多变性和随意性。他们学习的兴趣分散,缺乏良好而持久的动机,情绪倾向不明显,意志不坚定,在学习上没有自制力和顽强性。

3.学业成绩差 由于厌学而不会、不愿学,导致他们的学业成绩差,并且形成恶性循环。从学习的渐进性和认识的系统性来看,新知识以旧知识为前提,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以知识为基础。但是,他们的知识基础特别薄弱,随着学科知识学习的深入,他们就很难接受新的概念和原理,很难理解新的公式、定理和规律,发展下去的必然结果,便是成绩越来越差。

4.潜在的危害性严重 由于大学生活环境的特定性,加之厌学的大学生成绩差他们的自尊心及人格很少受到别人善意的关注和重视,开始表现为惭愧、内疚、自卑,继而发展为不在乎并设法掩饰自己。与此同时,他们主动寻求别的途径来展示自我价值,从而导致不守纪律、爱出风头、同老师对着干、混学、闹学,甚至弃学、走向违法犯罪。大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教育内部的、社会的、家庭的、学生自身的等等,不一而足。厌学的直接危害是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阶段是正在长知识的大学生社会化的最佳时期,个体成长所需要的知识、技能、道德品质、个性品质都在这个时期获得充分的发展,失去了这个时期,也就失去了整个美好、亮丽的人生。因此,本着对学生、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我们对大学生厌学违纪行为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怎样预防大学生的厌学行为?从宏观上看,学校应重视对厌学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立足于培养自立性、主体性的学习观,加强对厌学大学生的学习指导;通过适当的集体生活,培养厌学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改革大学教育体制,调整课程和教材设置,切实提高教师素质,变革大学学习指导方式,使厌学大学生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

       具体而言,对大学生厌学行为的疏导与处理,不妨采用如下对策:1.区别对待厌学行为 厌学行为是轻微的违纪行为,是大部分学生都可能出现的问题。大学生厌学不只是懒惰、贫玩或学业不良,而且类型众多,原因复杂多样,教师或辅导员必须对此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具体的分析。同时,应当确信每个大学生都可以完成学业,都能够愉快地度过大学的学习生活。2.重视个体,因人施教 一种对策或方法不可能对各种类型的厌学学生适用,因此,在进行疏导时,应当根据该学生的年龄、性格、厌学特征综合分析,作出恰当判断,研究具体的疏导对策。3.善于观察,及时矫治 一般说来,大学生厌学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有厌学行为的大学生经常性缺课、迟到,上课时心不在焉或没精打采,平时活动则“采单线”,不公开与同学交往等,都可以看成是厌学行为的最初表现。我们一旦发现这些表现,就应当采取恰当方法,及时进行教育与疏导。4.重视开展矫治厌学行为的科研活动 事物的发展是千变万化的,厌学学生的特征表现、形成原因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级辅导员和院系主管领导,应以科学的态度对此加强研究与分析,不断总结管理经验,提高育人水平,以期从根本上探索矫治他们的厌学行为的方法。
(二)酗酒的心态特征及其疏导与处理酗酒是少数大学生违纪行为的又一种表现形式。综观少数大学生酗酒行为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些显著的心理特征:1.由隐秘走向公开 有酗酒行为的大学生,在进大学之前一般都已有了嗜酒的习惯,不过这时期他们喝酒一般还不敢明目张胆。进入大学后,庸俗的关系学,错误的 公关、社交观念的影响,从众与争强好胜心理在新的生活环境中进一步膨胀,这都使嗜酒、酗酒行为迅速地由隐秘走向公开,并由以往的独酌发展为三五成群的集体豪饮。2.由互相攀比到追求享受刺激 时下,大学生中彼此庆祝生日之风早已蔓延,搞生日聚会,以酒助兴更见疯狂;某同学当了班、学生会、团委的干部,评上了三好学生或什么“新秀”,或者是在什么刊物上发表了什么作品(论文)之类的,几个老乡欢聚一堂,寝室同学挤坐一桌,下酒馆庆贺是家常便饭,而每次这种形式的庆贺,总有那么几个“哥们”、“姐们”喝得醉眼朦胧,不辨东西。在他们看来,这样才“青春作伴好还乡”,才够朋友,才上档次。喝到酣畅处,拿起酒瓶当麦克风,或者进歌舞厅歇斯底里地来几首流行歌曲,唱啊跳啊:“这就是生活,这就是风采!”倘若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庆贺而酒瘾发作了,自然有人设法制造气氛,创造机会,也就自然有人“作东” (买单),这样,又一轮享受与刺激启幕了…… 3.酗酒行为同其他品德不良行为相联系 酗酒即无节制地喝酒,或者酒后借酒撒疯。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违纪行为和品德不良行为。很多品德不良行为也不是单独呈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据有关资料表明,喝酒行为比较严重、或借酒撒疯的大学生,一般是学校中的“差生”和其他“问题学生”。这类大学生在以前可能因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就已有了某些其他品德不良行为,诸如偷窃、赌博、不良结伙、攻击性行为等等,只是他们这些行为不轻易暴露而难以被人发现(赌博除外)。酗酒行为同其他品德不良行为之间往往不容易区分因果,互相交织在一起。因此,我们研究少数大学生酗酒行为时必须联系其他品德不良行为,进行综合分析。凡事都需讲究度,喝酒亦然。大学生适量饮酒,本来无可厚非,但若无节制地喝酒,就不可取了。酒的主要成份是酒精。喝酒过度,酒精对人的肝脏的损害最为严重,对人的胃脏也产生严重损害,此外,酒精对神经系统也具有麻痹和抑制作用,更可以造成酒精中毒。可见酗酒对人身危害之大。需特别指出的是,酗酒的大学生往往属于 “差生”或其他“问题大学生”,他们的自控能力本来就较差,如果酗酒刺激不当,产生情绪冲动而做出违法犯罪的傻事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因为他们嗜酒而自己又没有固定收入,为了满足嗜欲,便去偷窃、诈骗、赌博,甚至到社会上去抢夺;个别的如在恋爱遭受巨大打击后借酒消愁,会激起仇恨情绪而向对方施暴等等,这些都将使行为人堕入犯罪的深渊。这样的实例是屡见不鲜的。酗酒的危害如此之大,我们必须寻求预防和矫正违纪大学生酗酒行为的教育方法。那么,通过哪些途径可以帮助违纪大学生预防和克服酗酒的不良行为呢?

(1)在大学生的生活区,采取多种宣传方法,着重向大学生宣传酗酒对身体、对社会的危害,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提高他们对酗酒危害认识的教育中,应注意采用多种方式巩固已经取得的教育成果。

(2)充分发挥班委会、团委、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的作用,通过集体组织意识培养和对个别学生的约束来影响、规范他们的行为,使之遵纪守法。如果个别学生有了酗酒行为,班委会利用班务活动课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议,通过这种舆论积极性的影响来促使他们纠正这种行为。(3)适当的警戒和惩罚。对有酗酒行为的学生,必要时可以给予批评和惩罚。这对促使他们警醒,戒除不良习惯也有很大作用。不过,运用这种方式要注意适度的原则,并结合其他思想教育方法进行。
(三)赌博的心态特征及其疏导与处理赌博是全球性行为。这些年来,原本清静、圣洁的校园也被赌风所污染。相对而言,大学校园的赌风不太严重,但毕竟存在。而在部分男大学生中,赌博之风绝不亚于社会上的日常“风景”。只是他们的赌“豪”不起来,一般只“小打小闹”,每次聚赌的时间不是很长,输赢的钱财也不会太多,一天“过一把瘾”就散伙。但部分学生有固定的队伍,有众所周知的“赌坊”,有专职的看客,有约成的赌注,通常一上马就是通宵;有时赌上瘾了,课可以不去听,饭可以不要吃,赌桌则绝对不能下。沉迷赌博的人,往往有难以抗拒赌博的倾向,尽管他们自知赌博对自己对他人都有不良后果,但他们正如临床心理学家所料定的那样:没有办法抗拒赌博。他们实在无法克制自己而又重新走回赌桌。沉迷赌博的大学生,有的缺乏自尊,有的是精神空虚,有的是家庭方面的原因,等等。他们将赌博输赢带来的刺激视为减压的一种方式。心理学家将沉迷赌博的人分为上述所指的两大类型:“难以抑制”型和“寻求刺激”型。他们的行为模式都是“因果循环”心理作用的结果,但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难以抑制”型的赌徒,大多数患有无法自制性神经病(赌博不过是其中一种表征)。他们难以面对压力,如情绪低落、精神紧张、内疚惭愧等,都会促使他们沉迷赌博。他们坚信自己有赌运,认为赌博可以缓冲所面临的压力,抑制自己不平静的心态。而“寻求刺激”型的赌徒多数是性格上的问题。他们大多数是因为心情苦闷、空虚或对生活现状不满而赌博,缺乏关爱也会是其中一项诱因。有赌博行为的大学生主要属于这一类型。沉迷赌博的大学生,非常不愿意别人帮助他们解决赌博带来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所谓强烈的“自尊心”驱使他们不肯承认自己已经出现的问题。沉迷赌博的大学生和动辄上馆子酗酒的人一样,极容易惹上债务,而且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往往是更容易滑向犯罪深渊,危害社会。对此,我们应当更加关注。戒赌的方法因人而异。我们在这方面疏导和处理的对象特殊,更要讲究策略。其中最重要的是班级辅导员和负责学生工作的领导、老师,务必要深入学生实际了解情况,从彻底解决赌博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问题入手,引导他们走出认识误区,革除好逸恶劳、投机贪婪的陋习,帮助他们悬崖勒马,及早戒赌。为了改变他们已养成的赌博恶习,可以通过学生集体组织有效地开展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和文娱体育活动,转移其注意力;对一次戒赌不成功的对象,要多予鼓励和诱导,千万不可令其放弃努力而沮丧沉沦,因为戒除任何不良习惯需做多次努力是不足为奇的。但是,对于那种屡教不改、无动于衷、变本加厉而在学生或社会中造成严重影响的对象,也不应心慈手软,可以适当用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甚至开除学籍等来处罚。
(四)越轨行为的心理特征及其疏导与处理少数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越轨行为。这种越轨行为是指那些违反一般的(道德的、文化的)和特殊的(治安管理的、刑事的)社会行为准则,并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的行为。

       常见的越轨行为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①破坏公共财物和景观,诸如砸玻璃、打路灯、损课桌、涂墙壁、折花草、坏雕塑等。有这种行为的极少数学生完全无视社会公德,借此宣泄内心的恶劣情绪。②偷窃。有这种行为的学生,有的是职业性恶习难改,有的是贪婪自私欲使然,有的是出于不满与报复,有的是困窘拮据偶尔为之,有的是变态娱乐。这是一种低层次的不良行为,而且外部诱因(可占有的财物)分布十分广泛,可以说只要想偷,便唾手可得。③攻击性行为。这种违纪行为以男生为主,少数缺乏修养的男生受到挫折或刺激后表现出焦虑不安、易暴易怒、毁物伤人。大学生的这类行为在大学期间若不能予以克制,踏入社会后,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适应困难症,妨碍正常的人际交往,直至演变为殴斗、凶杀等反社会攻击行为。④不良结伙。严重的厌学情绪及高校管理在某些方面的失控,使极少数本来品行不良的大学生不良结伙行为有了滋生的可能;在受到挫折或排斥的情况下,少数气味相投的“哥们”结成“亚文化”群体式的帮伙是很自然的,这种帮伙有的可能同社会上的一些渣滓组织相交织。在帮伙活动中,恶习的交叉感染、不良行为的恶化升级都具有极大的可能性,进而影响社会治安。⑤不良性行为。大学生谈恋爱早已不是问题,问题是有些大学生以谈情说爱为幌子,以满足性感官愉悦为目的同异性交往,频频地更换性伙伴,并对性行为的后果不承担责任。他们常常认为这纯粹是个人感官的需要,是不损害他人的实际利益的事情。更为严重的是,极少数受害女大学生因此出现心理逆变,发展为淫乱和卖淫;受害男生则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忍无可忍之际,便去强奸或杀人以报复。同上述种种表现比较,个别大学生在心理恶变中可能做出的、最极端的越轨行为就是犯罪行为。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最为严重,社会对这种行为也最不能容忍,并给予这种行为以最严历的惩罚。事实上,这些越轨行为与犯罪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特别的关注。

      越轨行为的心态特征主要表现为:

1.越轨其乐无穷,刺激性强 有越轨行为的大学生一般错误地认为,越轨是一种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实惠的行为。他们的快乐主义、享乐主义、自我中心主义构成了越轨有利有趣的主要内容。

2.越轨合情合理 由于逆反心理效应的作用,有越轨行为的大学生理直气壮地认为:越轨不只是个人自由意志的恣意妄为,更重要的是外界强加的,是有缘由和道理的。他们在越轨行为前就已寻找了各种充分理由,既然外界“逼迫”使然,就不得不这样做了。所谓外界“逼迫”,实质是他们在环境中感到压抑而不满。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越轨学生在非应急状态下从事某种有准备的越轨行为,总是需要为自己寻找借口的,以减轻内心的压力和罪恶感;当肯定了这种自以为是“正义的反抗和防卫”的行为时,他们的越轨动机就会顺利地外化为行为,并且也很少顾及这种行为的危害后果。

3.越轨有过无责 这种观念出现在行为人面临某种惩罚并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过错时,尤其是在行为人实施越轨行为时更容易产生这种观念。他们并不是不知道人是要为过错及违法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的道理,他们在为自己越轨行为找借口时坚持“有过无责”论,由于忽视了社会效应,总是把行为的因果关系颠倒混淆。

4.侥幸逃避惩处心理 如果没有侥幸心理,任何一件承担风险的行为都不可能变成现实,没有谁会愿意做一件必然导致惩罚的事情,特别是在他已经预见到事情的后果的时候。有越轨行为的大学生不一定看到了其行为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只凭感觉而少用理智的行为方式,这是侥幸心理的表征。即使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遭到惩处,他们仍然只注重考虑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主观上的侥幸心理帮助他们消除对现实后果的担忧和内心的恐惧,盲目地希图自己能够逃脱惩处。针对上述提到的大学生的越轨行为,我们有必要采取措施,防止他们越轨行为的发生。首先,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管理与教育。按理说,大学教育与管理,因其具有正规化、系统化等优势,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高校的合并、扩招,规模效应的结果使大学生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加之大学教育的管理模式主要是让大学生“自己打造”,更使少数原本品行不良的大学生的违纪动机 “洞然”。本着对学生、对社会承诺与负责的态度,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必须加强和改进,否则,对青年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一要端正办学思想,既讲规模效应,更求质量效应,把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面向全体大学生,促使每一个大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二要大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以及辅导员(班主任)、(团)干部的选派与培养,充分发挥其管理优势;帮助广大教师切实提高自身素质,把“教书育人”真正落到实处。

        三要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前途理想、道德和法纪教育。积极创造条件,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活跃大学生生活,提高大学生生活情趣,做到宏观上引导,微观上控制。其次,优化社会环境教育与管理。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是国家的希望,是社会的栋梁。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各级教育、文化、科研、新闻出版、体育、广播影视等部门、群众团体应同学校一道,从培养接班人的高度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尽力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种优化的社会环境,通过良好的思想、文化、艺术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教育,使他们在良好的熏陶中提高修养、品位。 当然,所有这一切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促进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水平,使他们的理智和情感能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让越轨行为消失在萌芽状态。对极少数目无法纪、屡教屡犯、危害社会的害群之马,我们同样不能手软心慈,已构成犯罪的,交送司法机关处理。

发布时间:2010-12-29 14:30:04 阅读:2996次 来源:
 

公司地址:总部:山西省太原市长风西街千峰南路口丽景苑5号楼5单元1902 分部:郑州市意大利国际大厦A座505室
电话:0351-6113738 13038081294 邮编:030021 邮箱:692181294@qq.com
Copyright 2009太原圆成心理咨询中心 婚恋心理咨询 山西太原心理咨询师 山西太原婚姻心理咨询 太原心理医生 成向东.

扫描二维码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