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太原心理咨询  儿童学生心理咨询  婚恋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成向东  新闻资讯  中心动态  咨询向导  联系我们
焦虑  失眠   强迫   抑郁   疑病   恐惧   易激怒   妒忌   人格障碍   精神障碍
心理医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非常重要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一个职业定义是:来访者出钱,购买心理医生的职业劳动。

  听上去,这是一个有点冰冷的定义。

  不过,这个定义表明,心理医生与来访者都有付出和索取,这是一个平等的关系,来访者不必把心理医生放在一个过高的位置上,认为心理医生是牺牲者。同时,心理医生也不必太以“助人者”自居,他应知道自己并非仅仅是在付出,自己对来访者也有索取的一面。

  但是,心理医生对来访者的索取,必须仅限于这个职业定义,即来访者按照咨询协议,每小时付给心理医生一定的费用。

  假若心理医生对来访者的索取超出了这个范围,那么,这个心理医生就有违反职业道德的可能。

 

  最近,通过一些读者,和一些心理咨询师朋友,不断了解到广州心理咨询界的一些怪现象。这些怪现象要么反映了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匮乏,要么反映了心理咨询师违反了职业道德。

  这两者都是很糟糕的事情,因为它们会对来访者造成新的创伤。来访者来到心理医生这里,本来是想寻求心理救助的,但没想到受到了不合格的心理医生有意无意的伤害。

  这些伤害中,最常见的心理医生缺乏职业态度,不尊重来访者,甚至肆意侮辱来访者。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心理医生严重违反职业道德。

  “没有平等,这世界哪有平等”

  一个读者给我写信说:“请问,心理咨询是这样的吗?”在来信中,她详细讲了她去市××医院心理咨询部的一次咨询经历:

  咨询开始了20分钟,医生的手机响了3次,我按捺不住地说:“医生,怎么你不把手机关掉呢,这样很影响咨询效果的。”

  医生反驳说:“哎,我手机不能关的,24小时都不能关,院长找不到人会骂死人的。不过你的建议很好,是我们发展的方向。”

  于是,咨询继续进行。

  差不多够钟时,他对我说:“你要放开点,做女人不付出能得到什么?你现在要走出去,吃药是最有效的方法。”

  我一听就反驳说:“我不想吃药,我没有严重到这种程度吧?”

  他继续游说我说:“譬如去珠海,你可以走路去也可以坐车去,走路也能抵达,但坐车更快,吃药就是最快最安全的方法。”

  我听了很反感,于是冲口而出:“你怎么像个药物推销员。”

  他辩解说:“我是医生,当然要提供最好的方法给你,你知道能改善情绪的药物有哪些吗?”

  我有一些医学背景,于是回答说:“肾上腺素、多巴胺,诸如此类吧。这些人体自身都会产生,你吃药反而会扰乱了内分泌系统。”

  他一听,马上重新看了看我,接着说:“很好,还懂得多巴胺,那你懂得AAA吗,BBB呢……”

  他连续说了七八个我没听过的药名,我觉得他是用专业知识震慑我,于是回答道:“我的医学知识有限,这些我不懂。”

  他又说:“你知道开发AAA用了二十亿吗?人家为什么要拿那么多钱去开发一种药……”

我感觉,他是在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我身上,这激起了我的反抗情绪:“医生,你还是说一下慢一点的方法,我不想坐车,我想自己走出去。”

  他不肯罢休,继续说:“有个病人不吃药,八年都走不出去,这八年间,他撞过车、离过婚。”

  我觉得荒谬,再反驳说:“医生,怎么你说到你的药像神仙药,吃了可以避免厄运。我不想依赖药物,这会扼杀了我从痛苦中学习成长的机会。”

  他继续游说我:“有个病人见过一个死尸没了半边脸,从此以后一合上眼就想起那尸体,你要人家永远记住这痛苦吗?你今天就是有问题才来到这里,你就得听我的话。”

  我反驳道:“你不是说心病哪个没有吗,我来咨询不代表我不正常,你不要歧视我。”

  他激动起来,开始训斥我说:“你这人不谦虚,不尊重长辈,你只是小学生,连护士都不如。”

  我真有点气愤:“我是小学生,你是大学生,但我们是平等的。”

  他提高嗓子说:“没有平等,这世界哪有平等,我还不是要给院长骂?”

  我感觉气氛不对劲,就茬开话题:“你已当心理医生十多年了,十多年前这行业还不是那么主流吧,你怎么会选择这一行呢?”

  谁知他咆哮道:“那时没有人用我啊,是我自己走来中山的,没有一家医院肯收我,我黑市医生都当过了,受尽了苦头,你了解多少,我说你呀,一点苦也没有受过。”

  我听了很震惊。他也摆摆手:“算了,就这样。”像打发一个不速之客那样,咨询过程就此结束。

  “他的智商这么点分”

  假若这封来信属实,那么这名心理医生在这次咨询中显然有以下问题:

  第一,违反了职业设置。按照心理咨询的定义,来访者已出钱购买了心理医生的一段职业时间,这段职业时间内,心理医生应只为来访者付出劳动,而不应该再有其他杂务。

  第二,太早提建议。不仅劝说来访者要“付出”,还建议吃药,当来访者明显抵触他的建议时,他还坚持自己的意见,但好的心理咨询,是要以来访者为中心的,他这样做,是以医生为中心。

  第三,不尊重来访者。当他训斥来访者时,他显然已不再是助人者,而是在伤害来访者了。

  第四,他自己有问题。院长骂不骂他,那是他的事情,他不应该说给来访者听。他以前的辛苦,也是他自己的事情。如果这两件事都令他难受,他应该好好去处理一下,而不应该说给来访者。说给来访者,那么来访者就部分扮演了心理医生的角色,那么相应地,他就应当向来访者支付费用了。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提出了心理治疗的一些基本原则,后来被各个临床心理学流派所接受,成为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中最基本的东西,这些原则分别是真诚、尊重和无条件积极关注,而在这个所谓的心理咨询过程中,显然缺乏这些最基本的东西,这不是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过程。

  现在,很多医院都有心理科。然而,许多心理科的医生,原来是精神科医生出身,他们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但常常在一个关键点——心理医生的态度——上犯错误。这个关键点看似简单,但假若做得不当,就会对来访者造成心理创伤。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主任李江雪说,她的一个来访者是位妈妈,因为儿子有学习问题,于是带儿子去某医院心理科寻求心理帮助。

  这家医院的医生先给男孩做了一个智商测验,显示他的智商是103分(智商的平均分是100分),于是当着男孩的面对他妈妈说:“他的智商这么点分,取得那样的成绩是完全正常。”

  这句话对这个男孩造成了巨大伤害,他后来好多天没有和妈妈说过一句话。

  其实,做不做测验,不是关键问题,关键问题是那名医生的态度,他对孩子缺乏最基本的尊重。假若他一直持有这样的态度,那么他谈不上是心理医生,相反是一个心理杀手,不知多少孩子和家长会在他那里遭遇心理创伤。

  不幸的是,这种态度机构相当流行。

  以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揭露一家医院门诊部的医生会无原则地游说来访者接受住院治疗,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每多一名来访者住院,相关医生会有100元的提成。

  这是很可怕的事情,这不仅会伤害来访者,也会打击有理想、有抱负的心理医生。一段时间内,这家医院的心理医生情绪普遍非常低落,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不是助人,而是在害人。

  所幸,这家医院后来放弃了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否则它的优秀的心理医生只怕会全部流失。

  因为,一个优秀的心理医生,必然懂得真诚、尊重和无条件积极关注的价值所在,他们无法接受医院的纯利益导向。

  如果医院的大环境不好,一名心理医生就难免会受到影响。譬如,前面提到的那名心理医生,他不敢在做心理咨询时关掉手机,是因为惧怕医院领导打不通他的电话而骂他。

  对此,我的一名心理医生朋友说,她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担忧,但她最终决定在做咨询时只考虑来访者,而不管什么领导不领导。她这样做,领导的确批评过她,但最终在她的坚持下,领导懂得了心理咨询的特殊性,于是不再在这一点上为难她。

“你……和一条狗有什么区别。”

  社会上一些心理咨询机构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一些心理医生因种种原因,做不到尊重来访者这一个最基本的要求,甚至会肆意地侮辱来访者。有时,他们是忍不住这样做,有时,则是认为这种严厉的做法可以帮助来访者,但最终都令来访者被伤害。

  一个心理医生对我说,他的一个来访者,就受到了另一名来自私人心理机构的女心理医生的伤害。当时,他在诉说自己的可怜之处,而这名女心理医生斥责他说:“你这样活着,和一条狗有什么区别。”

  这名女心理医生以为,她严厉的斥责会唤醒来访者的自尊,但这是她自己的想象,而来访者感受到的只是被伤害感。于是,他终止咨询,转而寻求另一名心理医生的帮助。

  在这个事例中,这名女心理医生缺乏最基本的一点——共情。她做不到站在来访者的角度,感他所感想他所想,设身处地地为他考虑。当她斥责他时,完全站在了自己的角度上,自以为可通过严厉的斥责来帮助来访者,但这纯粹是她的幻想。

  的确,当来访者表现得很可怜时,他们是在投射自己内心的愿望,希望心理医生同情自己。

  这时,习惯同情弱者的心理医生会第一时间感受到同情,并且愿意给予来访者同情。但是,有的心理医生则会在第一时间感受到讨厌,他们知道来访者是在玩渴望同情的游戏,而他们的性格中讨厌这种示弱。

  然而,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可以尊重自己的感觉,习惯同情的,就给予他同情,讨厌示弱的,就表达厌烦。

  这叫做“付诸行动”,即我们根据自己的感受不假思索地采取了行动。但作为一名心理医生,不能这么做。这时,更好的一个办法是,与来访者讨论彼此的感受,让来访者认识到,他为什么会显得这么可怜,这对他意味着什么……

  很多心理咨询的新手都听说过,感受很重要,真诚地表达感受也很重要。然而,“付诸行动”式地对来访者表达自己的感受,是非常糟糕的。

  譬如,这名女心理医生个性偏向强硬,所以她讨厌示弱,而这是她自己的问题。当她向来访者表达自己的强硬时,她就是将自己的问题带进了咨询过程,并且是试图将来访者的示弱逻辑改造成强硬逻辑,这就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来访者身上了。

  好的心理医生是一面镜子,可以完美地将来访者的问题呈现在他与来访者的关系中,而不是扮演“精神导师”这样的角色,总是指点来访者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一名读者来信说,他在做心理咨询时,他每谈到一个问题,他的男心理医生都会立即给出解释,并且显得非常自信,“很酷的样子”。然而,这名读者的主要感受却是“他是在保护自己和表现自己”,于是他不再找这名心理医生。

  读这封来信,我感觉,这名心理医生根本放不开自己,他很不自信,他不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扉,在来访者面前表现出自己柔软的一面,而试图总是告诉来访者,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么做。他封闭着自己的心,最终来访者也对他封闭了自己的心。

  “我可以拥抱你一下吗?”

  前面提到的,不管看起来多么糟糕,主要还是态度问题,这些经常是无心之失,而且还可以随着心理医生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得以改善。那么,接下来要讲的问题,就是心理医生的致命问题。

  这就是心理医生的职业道德问题。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钟杰博士说,心理医生的职业道德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可以概括为五个词:

  善行:心理医生的工作目的是使来访者从其提供的专业服务中获益。心理医生应保障来访者的权利,努力使其得到适当的服务并避免伤害。

  责任:心理医生在工作中应保持高水准,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认清自己专业的、伦理及法律的责任,维护专业信誉。

  诚信:心理医生在临床实践活动、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应努力保持其行为的诚实性和真实性。

  公正:心理医生应公平、公正地对待自己的专业工作及其他人员。心理医生应采取谨慎的态度防止自己潜在的偏见、能力局限、技术的限制等导致的不适当行为。

  尊重:心理医生应尊重每一个来访者,尊重个人隐私权、保密性和自我决定的权利。

  这五个方面涵盖了一个心理医生职业范畴的方方面面,不过最核心的还是心理医生与来访者的关系。其中的大忌有两个:第一,心理医生与来访者发生亲密关系,譬如恋爱和性;第二,心理医生向来访者索取金钱或物质方面的好处。

据我所知,广州已有数名心理医生犯了这两个大忌。

  一个读者说,她找了一名男性心理医生做咨询。做了几次心理咨询后,这名心理医生突然问她:“我可以拥抱你一下吗?”

  这名心理医生很有男子气,她已对他有了好感,于是答应了。此后,他们的关系越卷越深,最终有了性关系。

  然而,她还有一场有名无实的婚姻和一个情人,再加上这个心理医生,同时处理三段感情,对她造成了极大困扰。

  并且,她也学过一点心理学,知道这样的关系不应发生,因为一定会给来访者造成很深的困扰和伤害。不过,以前她只是理性上的知道,现在她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此外,她还了解到,这名心理医生在与女性来访者相处时,有诸多问题,譬如:

  1、他给漂亮的女来访者做咨询时,时间常延长到两个小时甚至更多,而按照职业设置,这一时间一般不超过1小时。

  2、他会给一些女来访者减咨询费,本来一小时收数百元,但他减到10元~20元一小时。并且,得到减咨询费的,都是美女。

  其他两名心理医生也称,他们的几名来访者找这位男性心理医生做咨询时,他也要求过拥抱她们。

  仅仅主动要求拥抱来访者,已是非常糟糕的事情。一些心理学家,会限制自己在咨询室内与来访者有任何身体接触。这可能过于严格了。然而,即便最宽容的心理学家,也只有在来访者极其需要时,才给予最低限度的身体接触。

  但在这名男心理医生那里,他的主动拥抱,已明显违反了职业设置。从他说话的口吻,他也明显是在向来访者索取。

  更重要的是,他触犯了绝对的底线——和来访者有了性关系。这一点尚需调查,但通过他对漂亮女来访者的种种特殊关照,可以看出,他有很大的可能性触犯这一底线。

 

  心理机构不得克扣来访者的费用

  触犯这一底线会如何?首先,会伤害来访者。其次,这名心理医生也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假若那些受害者去一些专业机构——譬如心理师伦理工作组投诉的话,他一定会通不过资格认证。假若受害者发起诉讼,那么他也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糟糕的是,这一事件并不孤立。我了解到,广州还有两名男性心理医生会主动与女性来访者约会,这一样违反职业道德。严格的职业道德,会禁止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在咨询期间有任何咨询室以外的关系。

  一名资深心理医生据说也犯了大忌,与他的女性来访者有了恋爱关系。这名女性来访是一名咨询师,她去这名资深的心理医生那里做治疗,他频频约她去其他场合聊天,最终变成恋爱关系,令她非常痛苦。

  心理咨询是一种极具深度的关系,如果咨询进行得正常,来访者势必会对心理医生产生强烈的好感。譬如,一个朋友对我说,当她感到深深地被理解时,忍不住想对她的男心理医生说:“如果他(她的男心理医生)是我的爸爸或丈夫该多好。”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第二大忌是,心理医生不得向来访者索取额外报酬。

  现在,广州乃至全国的心理机构流行开卡制度,即来访者一次交多次咨询的费用,我听说最多的是,一次交了45次咨询的费用。每次数百元,45次的费用就是上万元。这种收费的方式没有大问题。关键在于,当来访者中途退出时,相关的心理机构怎么处理。

  譬如,一个来访者一次交了20次的咨询费用,每次300元,总数就是6000元。然而,他做了2次咨询后,觉得那名心理医生令他很不舒服,他想退出。这时,按照职业设置,这个机构应退给这名来访者5400元。然而,有的心理机构会在这时为难来访者,或者说来访者违反了约定,或者自己要交税,反正是不愿意全额退还来访者的5400元。

  这大有问题。据我了解,广东几个城市有过类似的事,当来访者威胁要把事情告诉给媒体时,相关心理机构才不情愿地退给来访者全额费用。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来访者有随时退出心理咨询的权利。这时,心理医生或心理机构不得在金钱上为难来访者。

  德国的心理治疗界会有这样的习惯:心理医生和来访者约定了某天某时的咨询,但来访者没有来,那么,他仍将为这一次的咨询付钱,因为心理医生把时间留给了他,不管他来没来,这都是他的。

  这个习惯是合理的,当然同时心理医生也必须保证,只要约好了时间,就一定遵守。

  然而,假若来访者明确要求退出咨询关系,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他接受了几次咨询,就交几次的钱,心理机构不得额外扣来访者的费用。

  最近接连听到广州一些心理医生缺乏职业态度和违反职业道德的事,令我很难过也很内疚,因为,许多广州人之所以有了看心理医生的意识,和我的专栏有一定关系。

  然而,当他们去寻求帮助时,却在一些不合格的心理医生那里,遭遇了新的伤害。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好的,遇到心理问题有求助的意识也是应该的。只是,国内这一方面起步太晚,并且问题丛生。由此,在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时,要学会识别心理医生是否合格,尤其要避开对你缺乏尊重或不遵守职业道德的心理医生。如果暂时找不到令你满意的,可以尝试心理自助。

  自助的办法有三个:多读好书,多交温和而善良的朋友,多自省。

  尤其要强调的是第二点。我们渴望结交“优秀者”,但很多“优秀者”一方面优秀,另一方面自卑,他们用优秀压抑自卑,于是他们不面对自卑了,但他们会将自卑投射给身边的人。所以,我建议适当远离坚硬得像石头一样的“优秀者”,多结交那些温和而善良的人,他们在相当程度上会是你的拯救者。这一点放到心理医生身上也是如此,温暖要比专业更重要。

  我的几名心理医生朋友说,我的专栏对广州心理咨询市场有拔苗助长的作用。我描绘了心理咨询的美好境界,但广州目前优秀的心理医生偏少。

  不过,广州有好的心理医生,而且会越来越多,所以不必因我这篇文章揭示了一些不良现象而绝望。

  谨防心理医生变“心灵杀手”

发布时间:2011-7-22 18:40:24 阅读:1447次 来源:原创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
>连锁机构 |


友情链接 |   传媒交流论坛    招生培训网    南平商业网    网购论坛    济南心理咨询    太原学生心理咨询    太原心理咨询    成向东的新浪博客 

公司地址:总部:山西省太原市长风西街千峰南路口丽景苑5号楼5单元1902 分部:郑州市意大利国际大厦A座505室
电话:0351-6113738 13038081294   邮编:030021 邮箱:692181294@qq.com   技术支持:世创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2009太原圆成心理咨询中心 婚恋心理咨询 山西太原心理咨询师 山西太原婚姻心理咨询 太原心理医生 成向东 All Rights Reserved.

扫描二维码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