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谈家族主义 |
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开展,杨国枢等人进一步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取向进行分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提出了中国人社会取向的一些表现获得别人的赞赏或称赞维持人际关系和谐使周围人对自己有好的印象。 ●维护自己的面子;使别人接受自己避免他人的责罚、讥笑和报复。 ●避免困境与尴尬避免与人发生冲突。受生态学和互动论观点的影响,杨国枢又从更深的层次分析了中国人社会取向的特征,结合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传统,提出中国人的社会取向有四个主要特征:家族取向、关系取向、权威取向和他人取向。从内在关系上看,这四种取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分别代表着个体如何与团体融合(家族取向)、如何与个体融合(关系取向)、如何与权威融合(权威取向)以及如何与特定他人融合(他人取向)家族主义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不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家义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社会的基本功能单位是家族而不是个人,并且它的盛行与中国农业社会的特征有关。叶明华(199)在分析家族主义的时候指出,作为一种心理与行为倾向,中国人的家族主义体现在对家族的认知、情感和意愿三个方面。从认知上讲,中国人的家族主义强调家族延续、家族和谐、家族团结、家族富足以及家族荣耀;从情感上讲,中国人的家族主义包含一体感、归属感、荣辱感、责任(忠诚)感及安全感;在对家族的意愿方面,中国人的家族主义包含繁衍子孙、崇拜祖先、相互依赖、忍耐、顺从、为家奋斗长幼有序以及内外有别等。正是在此基础上,使得中国人的生活在运作上处处以家族为主,家族的荣辱重于个人的荣辱,家族的团结重于个人的自主,家族的目标重于个人的目标。在这里,家族主义所强调的个人服从团体的原则主要限于自己的家族,是一种内团体的集体主义( ingroup collectivism),而不是普遍意义上的集体因此称它为家族集体主义( familial collectivism)更合适。 |
发布时间:2021-2-20 15:54:23 阅读:21次 来源: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