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健康心理咨询
         焦虑
         失眠
         强迫
         抑郁
         恐惧
         易激惹
         疑病
         自卑
         人格障碍
         洁癖
         人格障碍
         其他心理问题
         应激性精神障碍
  1.2002年初,创始人成向东老师首先创立了成向东工作室,专心致力于研究心理咨询。   2.随着时间的积累,投身于咨询行业的人数的增多,成向东老师带领一批年轻且志趣相投的心理咨询师,与2009年创办了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3.在太原...
   母亲和儿子的乱轮
   太原心理咨询:性文化...
   心理咨询小案例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性...
   考试前身心健康状况测...
   太原心理测试:测一测...
   他不是“流氓滋扰者”...
   心理咨询测试:你是爱...
   当你梦到这12个梦,别忽略了这背后的象征意义
   心理咨询小案例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案例:丈夫犯“事”
   太原圆成心理案例:总爱发牢骚
   心理咨询案例:典型的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案例:女性遇到性骚扰
   人际交往障碍心理咨询案例
   为了让孩子属马,宁愿剖腹产
焦虑   返回首页 > 心理咨询
 
 
对焦虑感受的分解
    通过内感体察等方式体察较为强烈的焦虑情绪后,便有机会进一步解析焦虑背后的动力因素,识别焦虑感受的细微构成。强迫性人格者的一些动机促成了易于引发焦虑的内在状态。例如,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强迫性人格者渴望成功和获胜的愿望如此强烈,以至于它们诱发并强化了对失败的担忧和畏惧①,而为了缓解这种担优和畏惧,他们做出更为投入的努力,设定更高的目标。这就构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当焦虑者长期受焦虑的驱使而行动例如,因为害怕被他人轻视而努力把事情做到完美,并因此得到来自他人的赞赏焦虑情绪就与成功、受赞许等积极后果形成固定的联系。焦虑者一方面为焦虑情绪所苦,但又不会轻易放弃它,因为它预示着积极的结果,似乎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平静的状态反倒引发了焦虑者的不确定感,他们担心放弃焦虑状态后自己将遭受失败。焦虑者与焦虑的关系有如儿童与他的不能有效地扮演自体客体角色的父母的关系,前者对后者大有抱怨,但又不能离开后者个体在某些环境下—例如参加考试,与权威交往,当众演讲—产生定程度的焦虑,本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它会随着经验的增加而逐步缓解。但强迫性人格者的完美主义倾向会使焦虑保持下去,不随经验的增加而削弱。这是因为他们迎合社会的期待,总希望自己能把事情做到完美;甚至在自己只是个新手,还没有多少经验的时候,他们就希望自己达到极高的能力。
    此种焦虑者经常面临一种更糟糕的境况:周围的人把这个人的担心焦虑归因为他的过分消极、太缺自信,以为激励他变得更积极一些就好了。而这么做只能强化他的焦虑情绪水平。他们不给自己一个适应、尝试的过程,而是努力“赢在起跑线上由此他们也就没给自己的焦虑一段适应的时间。于是那些在别人始而焦虑最终习以为常的情境,在强迫性人格者却始终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去克服焦虑带来的困扰。既然完美主义者不允许犯错和失败,甚至对于正常的焦虑反应也不能接受,这就导致了越不愿接受焦虑而焦虑越固着不逝的悖论状态。要想从这种情绪悖论中走出来,就不能不接受焦虑,接受失败的可能性。当个体不再为了迎合外在的要求而与自己的焦虑为敌,焦虑就不会演变成一种固定不变的难题。例如,当一个社交焦虑者不怕在别人面前显露自己的焦虑,坦然面对自己在社交情境中的不完美表现,焦虑就不会持久地困扰他。
    焦虑者对风险的感受是夸大的,这种倾向与个体的遗传素质和生活经验都有关①,如果焦虑者能对自身的风险夸大倾向有足够的自知,就有助于他把握自己的焦虑。这意味着当刺激信息激发夸大了的担忧时,焦虑者能够意识到这是自己一贯的反应,能够体验自己的担忧正在扩大时的微妙变化。焦虑者无需与这种担忧倾向对抗,而是要接纳它,但又与它拉开一个心理上的距离。某些焦虑者交替于两种状态:(1)在焦虑的驱动下努力改变现状;(2)沉于安逸的状态而难以推动自己去完成自我设定的工作。这两种状态都与他夸大风险的倾向有关。在第一种状态下,焦虑者把微小的风险夸大,努力消除风险;在第二状态下,则是安于现状,畏于主动改变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不确定性,尝试改变自己的状态,这些是焦虑者人格中应该融入的素质。
发布时间:2021-5-12 17:26:06 阅读:892次 来源:原创
 

扫描二维码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